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量:38
——2025大国工匠走进桥院,解码桥梁测量的“工匠精神”
(文:左明玥/图:大学生记者团 黄岩松)10月13日下午,为深入弘扬工匠精神,为学校测量专业师生搭建一线实践经验与前沿技术的交流桥梁,2025年“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秦环兵——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优秀校友,亦是拥有35年一线经验的桥梁测量专家走进校园为测量专业师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匠心课堂,用实践为学子点亮技能报国的灯塔。学校党委书记王春、副校长卢刚出席活动,建筑工程学院负责人及全体工程测量教研室教师、全体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参加活动。
回顾职业生涯,秦环兵用双脚丈量山河的故事震撼人心。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工地,他带领团队在齐膝积雪中匍匐测量,比俄方提前3年完成任务;在海拔4000米的怒江特大桥施工现场,他背着氧气瓶克服高原反应完成测量工作;在常泰长江大桥建设中,他研发的三维姿态自动化监测技术,让350米高的世界最高桥塔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不仅提前110天完工,更节省费用1055万元。这些工程奇迹的背后,是他对“精准”二字近乎偏执的追求。
讲座现场,秦环兵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向师生诠释工匠精神的真谛,重点讲述技术创新与精益求精的实践:将索道管定位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研发测斜智能工装、北斗吊装指挥系统等11项发明专利,创经济价值数百万元,推动桥梁测量从“人工操作”向“数智化监测”跨越。作为工作室负责人,他通过“每周试题闯关、每年技能大赛”等“五个一”培训机制,培养100余名测量技术骨干15名项目负责人,47人次获省部及行业荣誉,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面对日新月异的测量技术,他特别强调:“虽然现在有了北斗系统、BIM技术,但‘精准求实’的核心永远不变。”他鼓励学子们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在测量领域深耕细作,让青春在国家建设中绽放光彩。
这场跨越课堂与一线的对话,不仅是技术经验的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秦环兵的分享让师生深刻意识到,测绘专业的智能化升级势在必行——既要守住传统测量的严谨根基,更要主动钻研北斗定位、BIM建模等新技术,打破“人工操作”的传统模式,探索“智能监测+精准管控”的新型测绘路径。不少教师表示将调整教学侧重,增加智能化测量案例教学;学生也表示将以大师为标杆,既要锤炼基础测量技能,更要紧跟技术变革,未来把智能化测绘能力融入国家桥梁建设。
正如秦环兵在讲座尾声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份信念将激励学子以匠心为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中,丈量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东荆街马影河大道66号
信箱: 电话:027-84850209 84280209
信访电话:027-84280191 84280192
实习监督员:王老师
实习监督咨询电话:027-84280249
实习监督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2:00 14:00-16:00
微信公众号